1. 行情回顾
2011—2016年,天然橡胶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熊市,价格一路从43500元/吨的历史顶点跌至9350元/吨,行业心态极度悲观。2016年泰国南部严重旱情和9·21治超新政,使得供需关系得到修正,胶价止跌反转后加速拉升。去年12月1至10日连续降雨,泰南11个府遭受洪涝灾害,引发市场对天然橡胶减产的预期。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底,泰国再次发生洪灾,和第一次相隔很近,而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远超前者,波及泰南12个府。橡胶园大面积淹没,割胶无法进行;道路桥梁冲毁,船期被推迟。泰国洪水严重影响橡胶生产加工和交通运输,2月炒作行情达到年度顶点22310元/吨。
事后证明,洪水造成的减产不及预期,泰国抛储打压市场导致行情急转直下,橡胶进入下行通道。去年12月28日第一轮计划抛储9.2万吨,由于起拍价格太高,且库存老胶质量参差不齐,最终流拍。1月17日第二轮抛储顺利进行,共拍卖10.4万吨,成交价格在64—75泰铢/公斤,远低于市场价,引发沪胶大跌。2月14日第三轮抛储展开,共拍卖9.5万吨,烟片成交均价75泰铢/公斤,标胶成交均价66泰铢/公斤,沪胶由此开启下跌行情。3月21日开始的第四轮抛储非常坎坷,厂商无人问津,仅成交1.3万吨。剩余15万吨橡胶价值约140亿泰铢,由于胶价过低抛储计划无限期推迟。
随着东南亚天胶主产区陆续进入开割季,供应压力全面回升,保税区和交易所库存迅速累积。下游需求后劲不足,轮胎开工率旺季下拐,重卡和乘用车销量二季度环比回落。橡胶自2月中旬高点过后,进入长达3个月的暴跌通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低位整固后,橡胶止跌企稳,反转上行。受黑色系大涨刺激,大宗商品整体市场情绪向好,叠加产胶国联合保价炒作,盘面一度回升至17840元/吨的阶段性高点。
9月三大产胶国召开部长级会议,市场此前普遍预期天胶供应削减幅度在10%—15%左右。然而此次三国会议上,部长们表示对目前价格相对复苏感到满意,同时称需要增加本国10%的消费量。期待已久的联合保价并未实现,会议仅仅对去年的400万吨限制出口计划进行了回顾,没有新的减产举措出台。橡胶供需关系疲软,盘面高升水的情况下,政策利好预期落空,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黑色系降温回调,工业品形成负反馈,泡沫破裂进一步加速价格下跌。基本面较弱的品种通常首当其冲,引发橡胶暴跌重挫,将整个三季度涨幅悉数回吐。
进入四季度,东南亚主产区处于割胶旺季,国内轮胎及车市平淡无奇,供应压力较大而需求拉动不足,胶价难以反弹。下方逼近天胶生产成本线,又是技术上的密集成交区,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盘面在[13000,14000]区间内维持箱体震荡走势。产胶国宣布执行出口吨位计划,利好突发使得橡胶再度向上突破,云南、海南进入停割季,泰国洪水炒作升温,橡胶经过调整后背靠14000一线企稳。
2. 基本分析
2.1 供给侧
全球天然橡胶主产区正值割胶旺季,正常情况下供应将持续过剩,但泰国极端气象灾害为供给侧增添了不确定性。
ANRPC数据显示,10月成员国天然橡胶产量107.84万吨,同比增加5.25%,环比基本持平;1—10月全球天然橡胶总产量1042.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预计今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1275.6万吨,比去年增加5.5%。泰国仍为最主要的产胶国,其产量变化对供应端的影响最为重大。10月泰国天胶产量42.5万吨,同比增加7%,环比下调5.56%;1—10月天胶产量总计351.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8%;官方预计2017年天胶产量约为430—440万吨。
其他产胶国方面,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产量较往年维持稳定,越南近年来橡胶产量大幅提高。9月在曼谷召开的国际橡胶三方理事会(ITRC)会议上,三大产胶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决定接受越南成为新的成员国。目前ITRC天然橡胶产量约占全球的70%,越南加入成员国后,产量将占近80%,强化在天胶市场供给端的影响,维持胶价稳定的能力将得以提升。
2010—2011年度天胶价格一路飙涨,触及43500元/吨的历史顶点,引发国内外大量种植橡胶树。橡胶树龄达到5—7年可割胶,目前全球开割面积大幅扩张正是上一轮种植热潮的结果。2017年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开割面积分别为331.5,305.3和49.3万公顷,国内开割面积亦达73.6万公顷。鉴于过去六年即使胶价持续走低,甚至跌破成本线,大规模弃割和砍伐橡胶林的情况也并不多见,故维持今年全球天胶供应总体宽松的判断。
然而泰国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给橡胶供应端增添了不确定性,利好因素出现。受东北季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10月10日以来,泰国洪水持续蔓延,全国23个府发生洪涝灾害。泰国南部包括宋卡在内的12个府受灾严重,道路交通损毁,农田大面积淹没,橡胶产业遭受的损失有待进一步评估。
国际橡胶联盟IRCo预测,拉尼娜现象将会引发极端恶劣天气,在2017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带来强降雨,造成天然橡胶大幅减产。自然条件是泰国洪涝灾害多发易发的主要成因。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且多集中在夏秋季。全国地势北高南低,湄公河流域水网纵横交错,低洼地区河道排水缓慢。泰国气象部门预测,未来泰国南部还将迎来持续强降雨,将进一步加重灾情。
10月国内天胶产量10.73万吨,同比增加7.73%,环比下调4.54%;1—10月天胶产量总计65.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55%。虽然中国天然橡胶产量仅占ANRPC成员国总产量的7.2%,但年底云南、海南产区陆续进入停割季,叠加泰国天气因素的发酵,未来或将重现2016—2017岁末年初的洪涝灾害,演变成多头炒作题材。值得注意的是,2000—2016年橡胶在多数年份的12月都是上涨的,较少出现下跌的情况。
2.2 进出口
出口方面,10月ANRPC成员国天然橡胶出口量81.6万吨,同环比基本持平;1—10月出口天胶总量798.8万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25%。泰国仍为最大的天然橡胶出口国,10月天胶出口量30.8万吨,同比减少3.84%,环比增长2.67%;1—10月出口天胶总计315.91万吨,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他主产国天胶出口简况:印尼保持稳定,马来西亚逐年稳中有降,越南近年来出口大幅增长。
进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10月中国进口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共计53.32万吨,同比增加19.12%,环比降低19.35%;1—10月橡胶进口总量56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4.94%。10月中国进口天然橡胶总计42.51万吨,同比增加21.88%,环比减少22.43%;其中混合胶进口量23.14万吨,同比大增49.29%,环比降低25.04%。其他品种,10月进口标胶10.40万吨,乳胶4.75万吨,烟片胶3.33万吨,复合胶0.89万吨。
2017年各月份橡胶进口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1—10月增速在10%—30%之间。混合胶进口量整体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前9个月进口总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除工业需求外,非标套利和贸易避税是拉动混合胶进口增长的两大主要原因。从季节性规律上看,通常11、12月是中国全年橡胶进口高峰期,考虑到10月进口低迷,后期进口量大概率环比增加。
2.3 期现库存
年初泰国洪水引发市场对天胶供应削减的预期,随着胶价一路飙涨,进口量同比大幅增加,造成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持续高速累积,年中达到27.88万吨高点。事实证明,泰国减产不及预期的一半,随后又连续抛储,胶价进入下降通道。由于船期通常在一个月左右,天胶有时未到货已跌逾千点,贸易商损失较重,后期到港缩量,保税区进入去库存阶段。
四季度胶价止跌企稳,加之季节性因素,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开始回升。初期的一段时间内,天胶库存与保税区累库周期呈反向变动,主要原因是贸易商多进口混合胶,造成标胶进口到港缩量。截至12月初,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继续增加至21.28万吨,其中天然橡胶库存11.82万吨,为5个月以来首次回升。供应增速远高于需求增速的情况下,高位库存将对盘面持续施加压力。
上期所2016—2017年度新批复三家可交割全乳胶工厂,分别为广垦、宝岛和曼列橡胶品牌,目前有5家公司8个品牌的全乳胶可注册天然橡胶仓单,包含国营及民营橡胶企业。今年全面开割后流入期货市场的仓单明显多于往年,一度达到42.8万吨,刷新历史最高记录。上期所规定,国产天然橡胶在库交割的有效期限为生产年份的第二年的最后一个交割月份,超过期限的转作现货。当年生产的国产天然橡胶如要用于实物交割,最迟应当在第二年的六月份以前入库完毕,超过期限不得用于交割。随着1711合约交割完毕,约有21万吨老胶仓单强制注销,表观数据出现断崖式下跌。虽然期货盘面压力有所减轻,但仓单转现后,对现货市场形成重压。交易所出老胶囤新胶,新一轮期货库存快速回升,目前上期所注册仓单27.56万吨,橡胶去库存困难重重。
2.4 需求端
天然橡胶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医疗器材,科学实验,工业生产,国防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需求最大的是轮胎制造业,约占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65%,而轮胎用于配套汽车和重卡,以及替换废旧轮胎。因此,橡胶短期需求受轮胎开工率影响最大,汽车和重卡销量则是中长期需求的重要指标。
橡胶下游直接产品中最重要的是充气橡胶轮胎。12月轮胎开工率环比回落,全钢胎67.98%,半钢胎67.64%,低于往年同期一般水平。今年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夏季用电高峰期对工厂限电,山东地区环保督查,供暖季错峰生产,在各个时期压制轮胎生产,造成全年开工率整体呈下滑趋势。终端需求转弱,轮胎价格上涨乏力,业者对后市看空情绪加重,使得轮胎开工难有起色。
10月山东省轮胎产量3811.3万条,同比增加4.50%;1—10月轮胎累计产量39122.26万条,比去年同期增长5.9%,占全国轮胎总产量的48.8%。其中子午线轮胎3129.9万条,同比增加7.90%;前10个月子午线轮胎累计产量32387.9万条,比去年同期增长6.8%,占全国子午线轮胎产量的55.2%。
根据卓创资讯调查结果,60家轮胎经销商中,10月全钢胎销量环比下滑占78%,其余基本持平,仅有个别样本略微增加,同上月相比销量整体走低。供暖季工业停产限产,对钢铁水泥运输造成严重影响,轮胎内销市场出货量走低,重心向出口市场转移。金九银十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随着时间流逝消费需求转淡。轮胎行业进入销售淡季,产品库存有所增加,上调价格难度较大。对于四季度轮胎市场走势,大部分企业和经销商认为会较为平稳。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0月中国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3894万条,同比增幅达18%,环比增长8.62%;1—10月轮胎出口总量39773万条,较去年同期增加2.44%。10月山东省出口轮胎2029万条,同比大幅增长22%;其中卡客车轮胎485.3万条,同比增加16.7%;1—10月累计出口轮胎1.9亿条,比去年同期增长3.6%。出口均价为每条241.5元,同比上涨10.5%。
传统欧美市场需求强劲,对拉动轮胎出口贡献最大。10月山东省对欧盟出口轮胎398.1万条,同比大增33%;对美国出口轮胎188.8万条,同比增长13.1%。尼日利亚、巴西等新兴市场得到拓展,轮胎出口量明显攀升。三季度环保督查下,中小轮胎厂关停倒闭,大型轮胎企业整改达标后恢复正常生产,停产期间订单积压,是10月外贸出货量增加的原因。
除主要原料橡胶外,辅料炭黑是影响轮胎生产的重要因素。京津冀秋冬大气综合治理,各城市出台供暖季错峰生产政策。作为重污染行业,炭黑平均开工率压制在6成左右,炭黑企业为保销售额不受重创,只能调高价格,择优选择客户。炭黑报盘高企,11月炭黑N330主流报价7300—7500元/吨,轮胎企业对抬价抵触情绪强烈。
炭黑原料成本端,受供暖季空气污染治理影响,11月煤焦油主流价格3300元/吨,环比上涨10%。按煤焦油在炭黑中的使用比例计算,预测12月炭黑N330生产成本推高约450元/吨。轮胎企业对炭黑继续涨价的承受能力有限,采购意愿低迷,随用随拿为主,几无原料库存,鲜有备货计划。炭黑后市将呈供需两弱格局,价格高位震荡,下调可能和空间都不大,原料成本压力是决定报价的关键因素,轮胎企业利润难以改善。
轮胎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显示,今年营业收入普遍高速增长,净利润却相对微乎其微,甚至同比大幅减少,出现价高利薄的局面。原料天然橡胶价格暴涨暴跌,生产成本极不稳定,伤害了轮胎厂商采购积极性,四季度下游季节性补库力度料将远逊于去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表示,受炭黑、橡胶助剂等轮胎辅料价格剧烈上涨影响,轮胎行业增产增收不增利现象突出。目前中国轮胎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品牌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制造水平低,技术、管理和服务有待提升。
橡胶最主要的终端需求是重卡和乘用车,相较乘用车而言,重卡销量对轮胎需求影响更大。制造重卡配备的全钢胎需要耗用橡胶20公斤以上,而轿车配备的半钢胎仅需耗用橡胶3.5公斤左右。重卡车轮数量较多,通常有10—12个,而乘用车一般为四轮。由于路况复杂及工作强度高,重卡轮胎更换较为频繁,治超新政后也仅可延长至半年左右,最长一年内就需要更换,而乘用车轮胎寿命较长,一般可达三年。
11月全国重卡市场共销售各类车型8.35万辆,同比降低9%,环比减少10%;1—11月重卡累计销量104.6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9%。自去年10月起,重卡市场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结束了连续13个月的高速增长。11月中旬京津冀2+26城市进入供暖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重污染行业停产限产,打压公路运输需求。
考虑到去年同期的高基数,预计12月重卡市场将继续承压。值得注意的是,重卡销量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而是相对平稳地回归正常发展态势。2017年全年重卡销量大概率突破110万辆,打破2010年四万亿刺激下101.7万辆的记录。本轮重卡行业景气周期有望延续,预计2018年重卡销量增速在5%左右。
10月全国汽车产量260.4万辆,同比略有增长,环比减少2.5%;1—10月总产量2295.2万辆,比去年同期上升4.64%。10月国内汽车销量270.4万辆,同比增加2%,环比微幅下降;1—10月销量累计2292.4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47%。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回升至49.9,再次逼近警戒线位置。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在乘用车消费中占比最高,但由于今年购置税优惠减半,整体销量不及去年。10月小排量汽车销量163.68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69.58%,同比减少3.08%;1—10月小排量汽车共销售1333.61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68.38%,比去年同期下降2.88%。
2018年起,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7.5%恢复为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随着政策优惠退出,小排量汽车年底或发生集中购置现象。2009年税收优惠刺激下,小排量汽车销售火爆,2011年政策退出后,国内汽车销量增速从2010年的38%跌至9%。这种情况明年将难以重现。消费者搭乘减税末班车,小排量在乘用车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新能源汽车仍然享受免征购置税,抢占市场份额;消费结构升级,去小型化成为趋势。2018年中国车市整体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乘用车销量增速在3%左右。
10月国内天然橡胶表观消费量40万吨,同比增加2.83%,环比降低5.21%;1—10月表观消费量总计409.7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年底前料将难有提振。ANRPC数据显示,1—10月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1073万吨,同比增幅1.1%,需求增速远低于供应增速。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预测,2017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总量约为1280万吨,较去年增长2%,多数研究机构认为该预期偏乐观,全球天胶市场难改供过于求的格局。
2.5 替代品
合成橡胶企业先前建设了太多产能,但需求增长不及过度乐观的市场预期。国际合成橡胶生产商协会IISRP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丁苯橡胶产量426万吨,总产能达到68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亚太和北美地区。产能过剩的状况以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最为明显,二者占全球合成橡胶总量的58%,开工率约为65%—67%,合成胶整体开工率低于70%。此外丁二烯原料成本大幅波动,给企业盈利雪上加霜。出于各种原因,去年三季度开始,丁二烯价格(CFR中国)由1000美元/吨飙升至今年初的3000美元/吨,尔后又暴跌回目前的1000美元/吨,全球合成橡胶产业处境艰难。
截至三季度,中国进口丁二烯累计约24.3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一季度丁二烯进口增加明显,随后出现一定回落,6—8月由于国内部分装置停车检修,进口量仍维持在相对高位,9月船期推迟造成到港减少。整体来看,前三季度丁二烯进口量相当可观。进口来源仍以韩国为主,欧美货源有所增加,中东地区进口明显缩减。四季度随着新装置陆续运行投产,国内货源供应相对充裕,11—12月丁二烯进口量或出现下滑,全年进口总量较去年变化不大。
10月丁苯橡胶产量8.56万吨,同比增加6.87%,环比减少8.74%;1—10月总产量在81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0个百分点。齐鲁石化两套23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10月下旬起降负生产,当月减产3000吨左右,11月预计减产1.4—1.6万吨。齐鲁石化丁苯橡胶产量占比接近30%,利好突发刺激下,丁苯橡胶迅速拉涨,生产利润得到一定修复,边际效益尚可,部分企业自10月底陆续提高排产负荷。根据卓创资讯统计,11月全国丁苯橡胶计划产量约8万吨,环比下降6.54%,实际产量缺口小于市场预期。
2017年全国丁苯橡胶产能170万吨,预计产量105万吨,同比基本持平;顺丁橡胶产能160.2万吨,预计产量90万吨,同比增长7.16%。今年原料丁二烯的暴涨急跌,是合成橡胶价格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在成本大幅抬高及装置停车检修影响下,2017年合成橡胶价格升水天然橡胶的周期和幅度均有扩大,一、三季度尤为明显。2018—2020年国内丁二烯装置将集中投产,新上项目多为乙烯配套装置,制备成本较低,未来原料供应日趋宽松。明年国内合成橡胶供应端增幅放缓,需求端接受能力有限,预计将延续区间震荡行情。
3. 政策解读
3.1 出口吨位计划
国际三方橡胶理事会ITRC在泰国清迈举行会议,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会上一致同意,必须立即执行若干措施,包括出口吨位计划(AETS)。根据这一计划,ITRC将于2017年12月限制天然橡胶的出口,三大主产国限制出口总量34.9万吨:泰国23.4万吨,印尼9.5万吨,马来西亚2万吨,计划执行时间预计为3个月。产胶国限制出口消息一出,极大刺激投资者看多情绪,但供需主要矛盾仍未解决,应理性看待市场炒作行为。
分析主要产胶国各自情况,不难看出联合保价实属权宜之计。泰国橡胶局削减供应的呼声向来最高,然而年初趁洪水炒作大量抛储,言行的矛盾性正是利益使然。印尼位于低纬度地理位置,较其他产胶国更早进入停割季,自然进入减产周期,讨论人为限产意义不大。马来西亚走上工业化进程,以橡胶加工业取代橡胶种植业,出口附加值更高的橡胶制品,经济转型正逐渐改变其利益本质。
历次产胶国联合保价,短期均对橡胶行情产生一定提振,涨幅在1000—3000点不等。然而这只是严峻形势下的抱团取暖,产胶国经济利益本质决定其削减供应的意愿不强,胶价反弹后往往难以严格遵守约定。值得注意的是,限制出口使原料被囤积起来待价而沽,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将当下的供需矛盾向后转移。基本面没有改善的前提下,此类措施干预市场的效果有限。
3.2 ANRPC橡胶政策
泰国是全球最大的产胶国和出口国,容易受到国际橡胶价格波动影响。为稳定橡胶价格,缓解供应过剩,今年泰国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总结如下: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拟启动186亿泰铢的国内橡胶保价预算案,并将通过3项措施展开,具体做法分为橡胶收购、低息贷款和减产计划:
1. 泰国政府计划从胶农手中收购橡胶,包括96484吨胶片和107431吨乳胶,总预算不超过120亿泰铢,执行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4月。
2. 为收购胶片和乳胶的橡胶加工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总授信额度为200亿泰铢,政府财政承诺贴息3%,预计可稀释35万吨的胶片供给量。
3. 从供给侧入手,推行橡胶替代种植、混合种植和降低种植面积,缓解供应过剩造成的下行压力,目标是每年减产10万吨。
泰国橡胶保价政策目的是,期望将胶价维持在64泰铢/公斤的水平,约合人民币13元/公斤左右。
泰国总理巴育下令,要求将国内橡胶使用率提高50%,内阁批准向农合社部、国防部及旅游和体育部提供总计18亿泰铢的预算,以支持其增大对橡胶的使用量。为减轻出口依赖度,推动国内橡胶产业发展,泰国政府希望各部门增加橡胶使用量,尤其是高附加值橡胶深加工产业。一个办法是推广橡胶沥青公路。橡胶公路弹性好,抗形变能力强,具备较高的防水性能,路面使用寿命可提高1—3倍,缺点是铺设成本高于普通的柏油公路。
泰国橡胶管理局设立专门基金,用于现货和期货市场交易以稳定橡胶价格,但12亿泰铢的资金总量作用较为有限。泰国商业部负责联系海外商家,组织国内生产商和贸易商进行商务接洽,主要目标市场包括中国、孟加拉、伊朗和拉丁美洲等国家,以期让国内橡胶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泰国商业部举办的橡胶贸易活动中,来自27个国家的贸易商共成交天然橡胶及橡胶制品订单44.27万吨,总价值265亿泰铢。
其他产胶国方面,马来西亚政府批准总额2亿令吉的拨款,在2017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向全国50余万名胶农和割胶工人发放补贴。此外还引入高产橡胶树种,采取现代化割胶方式,以提高橡胶产量。越南政府与贵州轮胎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前江省龙江工业园区建立轮胎工厂,为本国天然橡胶新增市场需求。柬埔寨试图通过提振橡胶产业来扩大就业,目前该国天胶出口到中国主要通过越南来实现。
纵观上述ANRPC成员国橡胶政策,足见其出台密集,花样繁多,试图从各个方面提振胶价,然而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泰国胶农此前曾声称,若政府继续对胶价低迷置之不理,他们将在曼谷举行抗议活动,但随后该计划被取消。泰国胶农的意见颇具影响力,据悉本次抗议是为了向泰国橡胶管理局施压,因其与主要橡胶企业合作,对小农经济造成损害,原则上本应帮助胶农,实际受益的却是大型投资者。
由于橡胶树种植周期长,泰国胶农转行困难等原因,天然橡胶供给的价格弹性较小,未来大概率保持刚性增长。东南亚国家本身并非传统工业国,采取出口转内销的做法,新增橡胶需求极其有限。产胶国政策的核心实质上是扶助胶农,提高产量,扩大出口,使天胶供应压力有增无减。
3.3 国内环保政策
2017年中国出台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政策,环保引发的供给侧改革成为时下工业品的主导因素。天然橡胶主产区位于东南亚,供给侧改革未能惠及;山东省轮胎制造业发达,环保检查中首当其冲。上游供应端受影响不大,下游轮胎生产遭到压制,环保对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的作用具有较大不对称性。
环保督查组进驻海南时,民营橡胶加工厂停产整顿,局部地区胶水需求骤减价格大跌。但交割品全乳胶的生产受影响不大,原因是国产全乳胶实行品牌交割制度,海南地区只有海胶集团可以提供交割品,而该企业基本符合环保标准。事实上,由于众多橡胶工厂的关停,胶水采购量骤减,市场供给远大于需求,海胶集团得以按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原料,利润刺激下反而提高了橡胶产量。第四轮环保督查结束,天胶产量不降反升,且同比增速较快,高于世界产胶国平均水平。
轮胎行业方面,山东省环保督察组出具反馈意见,特别指出东营市轮胎、石化、冶金产业布局集中,发展模式粗放,空气和水污染问题严重,防治难度较大。东营具备一定规模的轮胎企业多达百余家,占全国60%左右,每年生产轮胎约3.5亿条,是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基地。严格的环保政策将促使当地企业大规模整改,引发轮胎开工率滑坡。
12月山东省政府明确提出控制轮胎过剩产能,规定相关部门不得为违规新增产能项目办理土地供应、环评和授信等业务,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
环保政策不仅直接压制轮胎开工,还间接影响轮胎辅料的生产。山东地区防老剂、促进剂等化学助剂以及炭黑、钢帘等轮胎小料供应紧张,厂商库存远低于正常水平,辅料不足导致轮胎开工率难有起色。9月尽管主料橡胶价格大跌,但辅料短缺抬价,迫使轮胎厂上调产品价格,市场情绪抵触导致销量受挫。
山东东营市委、市政府印发《东营市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拟分别设立一支企业重组基金和一支企业并购上市产业基金,规模均为100亿元,以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并购上市。广饶县设立规模100亿元的橡胶轮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加速橡胶轮胎产业转型升级。轮胎行业产能扩张收敛,由大向强转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价格竞争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3.4 超载超限治理
2016年出台的9·21政策,针对公路运输超载超限现象进行严格治理。载重调整令重卡单车运力普遍降低,6轴重卡限重降至49吨,4轴重卡31吨,相比之前分别减少了16%和22%。原来5辆车能运的货物,现在需要6—8辆,维持总运力将直接新增重卡需求。按当下国内重卡保有量600万辆,物流类重卡占比80%,运力平均下降15%计算,运力下降带来的需求约70万辆左右。
得益于政策对载重限定的调整,叠加自然更替周期,重卡销量持续同比大幅增长,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接连刷新同期历史最高记录。但重卡销售火爆并不等于卡车轮胎订单总量激增。物流类重卡整车轮胎更替周期约为3个月,新载重标准降低轮胎损耗率,使用寿命可延长至半年以上,至少削减一半的替换胎需求,配套胎新增订单不足以弥补这部分损失。
9月为期一年的治超结束,但后续政策并无放宽迹象。交通部加强车辆运输第二阶段路面执法检查,督促不合规车辆有序退出。2018年治超力度虽有望延续,但政策利好的边际效应递减,考虑到过去一年的高基数,以及订单需求大量透支,明年重卡销量将出现同比回落。
3.5 对华轮胎双反
中国生产的轮胎凭借价格优势和高性价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海外市场份额逐年扩大。相伴而来的是,对外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轮胎出口形势日趋严峻。
年初,美国商务部裁定对进口中国非公路用轮胎征收反倾销及反补贴税,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裁决,中国出口的卡客车轮胎没有对美国轮胎行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中国轮胎业最终赢得双反案。
然而,针对中国轮胎的双反远未结束。美国贸易代表宣布对中国启动301调查,该政策是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外国“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及实施制裁,是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做法。继美国之后,欧盟委员会对进口中国新的及翻新卡客车轮胎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宣告了欧洲对华轮胎双反全面开启。
欧洲对华卡客车轮胎双反案是基于本土产品竞争失利,市场份额被挤占的背景。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欧洲卡车轮胎产量增长3.7%至952.2万条,2016年仅上升1.1%至962.6万条;相应地,2015年进口中国轮胎数量增加11%至383.8万条,2016年增长15%达442.3万条。
面对双反,中国轮胎企业努力尝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反倾销调查对欧盟生产商和中国出口商最终抽样结果,前者变化较大,而后者维持不变。该结果挫败了申请人试图通过修改抽样企业,达到压低中国出口价格,增加损害幅度和提高反倾销税率的图谋。
另一方面,为彻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中国轮胎企业掀起了海外投资建厂的热潮。全球化布局的优势主要有:规避反倾销反补贴贸易壁垒,不放弃最重要的欧美出口市场;利用东南亚相对廉价的天然橡胶资源,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发掘当地市场需求,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2017年国内轮胎企业加速向海外转移产能,截至11月国外轮胎项目建成4个,在建及拟建10个,后续仍有规划。卓创资讯预计,到2025年左右,中国海外轮胎项目总产能将达全钢胎800万条、半钢胎6000万条。轮胎厂商海外扩张地区有东南亚和美国两个方向,目前主要企业情况:赛轮金宇(601058,股吧)、贵州轮胎选择越南,玲珑轮胎、中策橡胶入驻泰国,三角轮胎、万力轮胎和森麒麟进军美国。海外投资建厂,产能布局全球化将是中国轮胎企业今后长期的发展方向。
4. 技术分析
橡胶2月达到年内高点后,开始呈阶梯式下跌,每次暴跌后伴随阶段性震荡整理平台,寻底过程如此重复七次,直至12000一线上方获得强有力的成本挺价支撑。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盘面低位整固反弹,走出三季度的小高潮。炒作预期落空,多头获利了结,橡胶回落至[13000,14000]盘整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整理,盘面对区间上沿有效突破,预计调整后将回踩120日均线反弹。
5. 总结展望
在过去的一年内,橡胶经历了两轮暴涨暴跌,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天然橡胶主产地为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需求集中在中国、欧美及印度,期货交易主要在东京、上海和新加坡的交易所,供需定价分属不同的国家地区,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中国天然橡胶进口渠道分散,厂商零散订单难以进行议价,情绪和消息的作用被放大,现货价格波动性较强。另外橡胶的中间贸易环节上,隐性库存的积累不容忽视,期货去升水过程中,大量套利盘释放冲击市场。
橡胶树种植7年方可割胶,长周期使得供给缺乏弹性,对胶价变化的反应相对迟钝。胶农割胶频率一般为2—3天一刀,生产活动对胶价下跌的敏感程度不及上涨时高,存在一定滞后性。当胶价短期下滑,为了维持总收入,胶农反而会提高割胶频率。泰国的橡胶树种植以小农经营为主,即使收胶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跌,胶农迫于生计不得不维持割胶,因而胶价走弱初期不会对割胶积极性产生重大影响。
今年橡胶走势呈现难涨易跌,慢涨急跌的特点,因而对胶价底部的判断非常重要。根据相关调查统计,云南橡胶种植成本约4050元/吨,人工割胶成本6000—7200元/吨,加工运输等其他各种费用1500元/吨,总成本11550—12750元/吨,加上经销商溢价,云南国营全乳胶市场价应不低于12500—13000元/吨。现货价格低于成本会倒逼胶农弃割,进而促使天胶盘面止跌企稳。考虑沪胶对国乳现货升水,可认为期价在13000—14000区间上较为坚挺。
展望2018年天然橡胶行情,主要矛盾仍系供应增速远高于需求增速。全球天胶种植面积扩大,势必带来供应端产量增加;中国宏观经济的放缓和贸易环境的恶化,使得需求端难有亮点。未来的主要风险因素在于极端恶劣天气和橡胶产业政策。全球气候环境正处于厄尔尼诺现象向拉尼娜现象转化的周期,将给东南亚带来更多异常降水和洪涝灾害。倘若泰国洪水继续发酵,或将重演类似年初的炒作行情,一定程度上推高胶价。ANRPC政策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侧重短期作用且效果有限;国内环保政策则将持续作用于橡胶和轮胎产业,形成规范体系并长久存在。
综上所述,预判2018年天然橡胶仍将处于历史性底部,供需关系调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整固阶段,未来一年难以实现大趋势的反转走强。短期价格波动主要受事件驱动影响,但市场对风险因素存在预期,震荡幅度较今年会有所收窄,运行区间[13000,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