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橡胶的发展历史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4-12-21

  丁基橡胶(缩写为IIR)的开发始于1870年,是用三氟化硼作催化剂,使异丁烯于室温下进行反应制得低分子量的均聚物。1931年,Otto和Muller-Cunaradi用路易斯酸(如BF3)使异丁烯在-75℃左右的温度下聚合,制得高分子量的聚异丁烯。但因这些聚合物的化学结构是完全饱和的,故不能用诸如硫黄为基础的普通硫化体系进行硫化。加之聚合物冷流和蠕变大,不能用传统的方法加工。Spark和Thomas用少量异戊二烯(或丁二烯)与异丁烯进行共聚,于1937年成功地合成了可硫化的丁基橡胶,继之于1941年建厂,1943年正式进行工业生产。与此同时,加拿大 Polysar公司也在建设丁基橡胶生产厂,年设计能力为6700吨。目前,美国Exxon公司在英国、法国、日本,Polysar公司在加拿大、比利时分别建有丁基橡胶生产厂。

  由于轮胎工业的发展,1948年美国 Goodrich轮胎公司发明了无内胎轮胎。他们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再生胶做气密层。这种气密层存在内压损失大、接头易损坏、与胎体天然橡胶粘合不牢等问题。1953年 Morrisey通过对丁基橡胶进行改性,开发出丁基橡胶溴化的方法。1954年Goodrich轮胎公司采用了溴化丁基橡胶 Hycar 2204制造无内胎轮胎。橡胶技术网。但是,早期的溴化丁基橡胶的均匀性、稳定性和成本都不够理想。Polysar公司1971年开发出一种溴化丁基橡胶连续制造法。该法生产的溴化丁基橡胶质量稳定,可以大批量生产,从而广泛应用于钢丝子午线轮胎和高性能乘用胎的气密层(内胶层)。

  Esso公司1960年采用连续法生产了氯化丁基橡胶,该胶的均匀性、稳定性较好、生产成本比溴化丁基橡胶低,能与天然橡胶并用作斜交轮胎、子午胎和无内胎轮胎的气密层。

  80年代,溴化丁基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已成为轮胎中使用的重要特种橡胶,被广泛用于做轮胎的内胶层(气密层)、胎侧和胎侧胶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