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橡胶工业志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4-12-21

  总述 

  上海橡胶工业是高分子材料加工产业,是上海市化学工业系统的一个重要的行业。为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国防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必需配套的橡胶制品,起着重大的作用。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其中包括天然橡胶和橡胶制品。至19世纪末,上海平均年输入天然橡胶和橡胶制品值银4万余海关两。进入20世纪后,输入量逐年增加,至民国3年(1914年),全国天然橡胶年输入值银为1.97万海关两,而橡胶制品输入已达到32.73万海关两,输入的橡胶制品主要为人力车胎、胶鞋等。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欧各国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而新兴的日本却趁机取而代之。大战期间,在中国全部橡胶制品输入总值中,日货所占比例由战前的18.4%跃升为66.8%,输入值银由年6万余海关两增至37.5万海关两,猛增5.2倍多,日本的橡胶制品遂逐步占据了中国市场。期内,日商还在上海开办过“兴华”、“亚细亚”两家橡皮工厂。输入值银由年6万余海关两增至37.5万海关两,猛增5.2倍多,日本的橡胶制品遂逐步占据了中国市场。期内,日商还在上海开办过“兴华”、“亚细亚”两家橡皮工厂。

  民国8年(1919年),日本华侨广东籍容子光、容祝三兄弟与潘氏兄弟约集资金2万银元,在上海横浜桥堍士庆路创办中华制造橡皮有限公司(简称中华橡皮厂),为上海第一家民族橡胶工厂。当时,工厂规模很小,仅有2台日本制造的小型开炼机及一些辅机装备,由容子光执掌技术,雇男女工人约70人,生产“燕子”牌人力车胎、皮鞋底跟及玩具气球等橡胶制品。该厂历时仅三载,因技术落后,产品质差,无法与洋货竞销而倒闭。紧接其后,由社会福利机构开办的上海模范工厂在江湾火车站西新设一家橡皮分厂,也生产过同类制品,并且扩大到皮球、套鞋及一些工业零件。民国11年,张礼林等合伙盘进日商亚细亚橡皮厂,改名亚洲橡皮厂,自行设计制造国产胶鞋品种“一品”牌舌口套鞋。可是同样受技术和资金因素制约,经不起日货冲击排挤,未经多久即亏蚀殆尽,宣告歇业。中华、模范、亚洲3家橡胶厂创业艰难,虽先后失败,但由此打破列强商品独占中国市场的局面,从而开创了上海民族橡胶工业的历史。

  见: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3236/node73239/index.html

  民国12年,著名的新加坡爱国华侨陈嘉庚出资10万元,在上海设立陈嘉庚橡皮总公司上海分行,专销自产的橡胶制品。上海分行业务一度兴旺,至民国1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胶价狂跌,陈氏在国外经营的橡胶园损失惨重,资不抵债,终告破产。随后,上海分行也就停业消失。但陈氏公司的开设,对促进上海橡胶工业的前期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民国14~20年期间,“五卅”、“五三”、“九一八”等几次全国性反帝、反日爱国斗争,激发了全国人民抵制洋货、日货,购用国货的热情,给予上海民族工业一次发展的良机。当时经销英、法、美、日商品的洋庄、东洋庄营业受抑,不少业主就转移资金投向橡胶工业。前3年内开设的有劳大、德昌、启明、厚生、大新、义源和义昌(正泰前身)等7家橡胶厂。产品除厚生橡胶厂制人力车胎、启明橡胶厂产鞋底跟及工业零件外,均以胶鞋为主,大新橡胶厂生产“如意”牌套鞋,义源橡胶厂开发“鹰麦”牌帆布运动鞋。民国17年后,由于胶鞋旺销,而橡胶价廉,生产有利可图,开厂者逐渐增多。当年就有大中华、广东兄弟(广东兄弟橡胶公司在上海的分厂)、中国、大陆、务本、春华、大生、意大利等8家橡胶厂。民国18年,再添设义生、江南、利华、华兴、大生二厂等5家橡胶厂。民国19~20年发展更快,共开设新厂达29家。其中,资本最大的是大用厂为50万元,其次为中国工商、大中和义和3家橡胶厂,分别为15万元和12万元,而一般则多在10万元以下,5万元左右。至此,上海橡胶工业已发展到48家,占全国同业总数的2/3以上,资本总额达400万元,有炼胶机220台,职工人数12000余人。除极少数兼产人力车胎、鞋底跟、热水袋、皮球等外,均生产胶鞋并多以全胶鞋为主,上海成为国内最大的以生产胶鞋为主的橡胶加工工业基地。
大中华橡胶厂当年由旅日侨商余芝卿移东洋庄资金开办,而正泰橡胶厂则是经营日本杂货的商号业主刘永康、石芝珊集资所设。两厂皆聘有日本技师,引进日本橡胶加工技术,以生产胶鞋起始,适逢抵制洋货时机。

 见: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3236/node73239/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