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橡胶工业历史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4-12-21

  青岛橡胶工业历史

  第一节 轮胎 

   飞机轮胎
  1951年,青岛橡胶厂开发生产了飞机轮胎。产品品种分别为飞机主轮轮胎9000×300—370(09胎)、1100×395(91胎)、1200×450(25胎)、1400×485(81胎),此胎系列为美制C—46型飞机配用,是国内生产的最大规格的轮胎;飞机尾轮轮胎有660×160(66胎)、530×230(35胎)、470×210(14胎)、770×330(27胎)。1952年,以该厂为基础成立山东橡胶总厂(1958年改为青岛第二橡胶厂)。同年,飞机尾轮轮胎产品全部移交沈阳第三橡胶厂生产。

  汽车轮胎
   1935年、1936年,日本商人分别投资100万日元和30万日元建立桥石BridgeStone护谟株式会社制胎场(简称“BS制胎场”)、鑫和护谟株式会社,开始生产汽车轮胎。BS制胎场1940年脱离总厂,成立日本车胎股份公司青岛分公司。主要生产32×6、32×7两种型号的卡车轮胎内、外胎,年产量约为9000套,商标为“BS(皮爱司)”。1944年,与日本护谟株式会社太阳胶鞋场合并,成立青岛胶皮工业株式会社青岛工厂,资本由200万日元增至1100万日元,成为日资在中国开办的最大的橡胶制品工厂,内外胎年生产能力均为12万条。是年,汽车轮胎外胎产量达到1.30万条,内胎产量1.28万条。分别占华北地区总产量的50%~70%和30%~60%。鑫和护谟株式会社规模也相当大,仅次于青岛胶皮工业株式会社青岛工厂,并拥有当时最新式传导带用平板加硫机及胎用帆布织机。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胶皮工业株式会社青岛工厂被南京国民Gov经济部鲁豫晋区敌伪产业局接收,改称青岛橡胶厂,1947年7月转让给国民党中央党部财经委员会,易名为齐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橡胶厂。时值国民党发动内战,交通不畅,原料来源不足,只能勉强维持局部生产,1947年仅开工1个月。到1949年6月,四年间共生产汽车轮胎外胎2.58万条,内胎2.32万条。鑫和护谟株式会社在未接收前被美军占用,设备毁坏严重,后将部分设备拆迁青岛橡胶厂,其新式平板加硫机等设备于1948年被拆运台湾。

  青岛解放后,青岛橡胶厂成为国有企业,随即恢复生产。1950年,更新改造了生产工艺和设备,将立式硫化罐改造成带有平衡器的硫化罐,并安装了电动起重设备和万能定型机及全套热水循环系统,初步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年,汽车轮胎外胎产量达到3.36万条,内胎产量3.45万条,垫带产量3.72万条;外胎产量比1949年提高了3倍,产品合格率从1949年的99%提高到99.85%;产品已有5个规格9个品种,商标改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该厂的扩建和改造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项目。5年内投资1886.6万元,新建厂房6.23万平方米,新增添设备55台。先后将橡胶的塑炼、混炼由开放式炼胶机改用密闭式炼胶机;帘布压延由刮浆后三辊压出机贴胶改用四辊压延机直接贴胶;胎面由压坯机压型改用压出机出型;轮胎成型由核芯式改用半芯轮式;硫化由单嘴气囊充水改为双嘴循环;内胎硫化,内压由冷风改为蒸气,提高了工效和产品质量;内胎插嘴由用夹子改为插口,扭帽改为粉子泥。同时,改进运模滚送,由水平式改为斜坡式,减轻了劳动强度。另外,胎面配方开始掺用热聚丁苯橡胶;胎体骨架材料由棉帘线改用人造丝帘线。经过改造,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初步实现了生产连续化,降低了原料消耗,减轻了劳动强度;汽车轮胎年产能力由解放初期的7.4万套提高到30.1万套。1954~1957年,该厂汽车轮胎产量平均增长速度为26.98%,为全国橡胶加工业产量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产品合格率达到99.97%。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市汽车轮胎总产量达到377.03万套,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提高了3倍,出口68万套,远销朝鲜、苏联、阿尔巴尼亚、波兰、巴基斯坦、伊朗、也门、毛里塔尼亚、越南、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全文阅读:http://www.sto.net.cn/bbs/thread-753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