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陲:风雨历程中的橡胶树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4-12-21

  在享有"植物王国"美誉的云南,生长着许多原生性树木,但有一种树种是从外面移植过来的,它就是制造工业原料、久负盛名的三叶橡胶树。1904年,被孙中山先生誉为"边寨伟男"的民主革命志士、云南省干崖(今盈江县)傣族土司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购回巴西三叶橡胶树苗8000余株,并于当年8月底至9月中旬种植在盈江县凤凰山海拔960米、北纬24°50′的北坡上,成为我国成功引种的第一批天然橡胶树。后因战乱和管理不善,至1950年只剩2株,现仅存1株。1952年至1955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秦仁昌等专家教授3次对这株古橡胶树的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和割胶测产试验,3年共割胶200余刀,最高一年产干胶5.14公斤。期间,又从这株橡胶树上采得种子658粒在滇南进行试种,发芽率高达93%以上。科研人员经过对这株橡胶树的生长、产胶情况进行考察和大量的其他调查研究证实,被外国专家称为橡胶种植"禁区"的云南西南部北纬18°-24°地区可以大面积植胶,这为此后国家决策在云南西南部大力发展橡胶业提供了科学依据。云南天然橡胶大面积种植由此起步。截至2004年,全省农垦和民营橡胶种植面积已达到了363万亩,年产干胶22.34万吨,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干胶产量的1000多倍,实现了创建中国第二个天然橡胶基地的宏伟目标。

  如今,亲历过中国天然橡胶起始之初的人可能已经不多了,但参与过后来发展进程仍健在的人肯定不少,而如今在天然橡胶生产岗位或相关岗位上的人就更多啦。假如他们今天提及云南边陲那些漫山遍野的绿色橡胶树的历史时,心里又会想说什么或想起什么呢?

  "偏居滇西南一隅的勐撒坝子,地老天荒。坝子里,古树参天,虎啸狼嚎。沟汊里,芦苇密密匝匝,蛇虫出没。瘴气弥漫,瘟疫流行。除了几个傣族村寨建在坝子边上,拉祜族、汉族寨子都建在半山坡上的密林里。军垦队开进勐撒,不信天,不信命,只相信跟着中国共产党,凭双手可以开创美好未来。"这是一个军垦老战士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这样描述1955年5月开进勐撒坝子的情景(如今这里早已是风景秀丽、农副丰产、人丁兴旺的美丽地方)。毫无疑问,在那个特殊的共和国初创年代,人民解放军担当了保卫和建设边疆的历史重任。1955年,由4000余名复员转业官兵开辟了9个军垦农场,于1957年归省农垦局统一领导。这些散布在边境一线的众多的军队转业官兵们,形成"屯垦戌边"最初的主要力量,构成了今天云南边疆发展史上的一笔浓墨重彩。

  同样是"军垦"出身的李鸿皋老先生,提到当年人民解放军在这一特殊时期的作用时有几句很精到的评语:"垦荒者需要勇敢,在疫疠蛮荒、毒蛇猛兽面前,要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所向披靡的自信;而穿过枪林弹雨、烽火硝烟的军人,不乏这种品质。垦荒者需要使命感和对事业的执着;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高度的觉悟保证着铁的纪律的自觉执行,坚决完成任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垦荒者需要牺牲精神;而军人是世界上最能够奉献牺牲的人——鲜血、生命、青春、爱情、肢体、亲情及至职业选择、生活追求……都能作出牺牲。垦荒者需要吃苦耐劳;那正是军人的专长,不仅能吃大苦耐大劳,而且对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都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军人最有危急感和危亡感,本能和训练都叫他们坚持最后一分钟……"是啊,是军人把战争年代的"南泥湾"精神带到了和平时期的建设中,时至今日,来云南的旅游者发现:那些生活在南疆沿线的子弟身上仍带有军人般的豪爽之风。

  在建设边疆的队伍里,人们还能够看到另一支特殊的人群。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军人,却象军人一样离开故土,"壮士一去不复返",很早就奋战在云南边疆的山水间;说他们特殊,还因为他们长久都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沿袭着家乡喜欢的口味和风俗,却几十年里一直在异乡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并繁衍子孙。这就是云南垦荒开发中的另一支主力部队——湖南籍支边农民。1959年底至1960年,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达成的协议,陆续有21900多名湖南省醴陵县、祁东县、祁阳县的青壮年农民举家迁移云南边疆,投身云南垦荒的开发建设。到目前为止,据初步估算在云南农垦工作生活的湖南籍人口已突破10万。近半个世纪以来,这批湖南籍人员及其后代,以边疆艰苦地区为家,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用自己的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为云南边地开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保卫边疆、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功绩。

  湖南人建设云南边疆,这是特殊年代演绎的一部新"屯垦戌边"的传奇故事,也是"湘军"历史上大规模进入滇地"打工"的最早版本。这些来自鱼米之乡的湖湘儿女,听从祖国召唤,告别世居的田园和至爱的亲人,千里迢迢来到云南边陲安营扎寨,开垦荒地,自此,在云南千里边疆的热带雨林里,在遥远边地的荒山野岭中,在当年哪些人迹罕至的古老村寨旁,都有了湖湘儿女的身影和他们那带着浓重湖南话的口音。在这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就在这些艰苦的地方建家立业:从搭建第一个竹篱笆草屋入住,从山上挖出木薯用火烘烤充饥开始,使用砍刀和锄头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向莽莽的荒林宣战,开垦出了第一座定植的橡胶山林,第一座包谷山地,第一块蔬菜地和第一块水稻田……在共和国成立不久的最艰难的六十年代前后,这些生命力异常顽强的湖南人硬是凭借自己的一双手,白手起家,在第二故乡建起了自己新的家园,和云南各族人民一起,长期投身于边疆的各项建设事业中,他们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辉煌,也演绎了祖国大家庭兄弟姐妹般的友谊和感情。这正如2000年11月20日,在景洪市庆祝湖南支边人员支边四十周年大会上,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长岩庄所说:"湖南支边人员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告别故乡父老,带来了内地的文化和技术,为边疆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创造了植胶北移和世界一流高产两项世界奇迹。西双版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农垦,不能忘记农垦职工和湖南支边人员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我代表州委、州政府,代表西双版纳80万各族人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是的,边疆的开发建设历来是和祖国的内地紧密相连的,这其实也是中国内地和边疆相互支援、友好交往关系历史的又一例证。在边疆的各路建设大军中,历来内地人、外乡籍人的比例一直很高,发展至今,本地、外地的融合度已经很难分得清伯仲里外。正是边疆这种丰富的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融合的特色,以及它所焕发的无穷魅力,使内地和边疆的物质产品与精神文化交流都生生不息。

  "知青"——这是中国现代进程中一种特殊历史文化现象的亲历者,也是历数云南边疆建设不能遗漏的人群。笔者看来,边疆事业一开始就与知识青年连接在一起。"知青与边疆"现象,既是一种历史传统,也是一种历史机缘。1955年10月,到达云南垦区最早的第一支昆明市青年志愿垦荒队是由刘小三、梁正富、王延彬等人倡议组建的,几天内得到6000多青年响应,最后经批准了389人,开赴距中缅边界仅100多公里的滇西潞江河谷,在龙陵县组建潞江坝青年农场。随后,1956年2月,昆明市有500多名青年集体到西双版纳垦荒,还有1400多名青年到达德宏,在怒江河谷和高黎贡山余脉建立了5个集体农庄和垦殖场。在两年内,云南省一共组织了21支青年志愿者垦荒队,人数达到了3775人,建立了13个青年农场。但,知识青年大规模进入农垦还是要算闻名的全国"上山下乡"运动。

  从1965年到1971年之间,内地陆续有大批青年学生从昆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地来到云南边疆当时所属的农场或生产建设兵团,据资料统计:1970年3月正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时,下辖4个师,22个团,94个营,805个连,人员共计20万人。其中知青就有ll万人,约占兵团总人数的55%.作家刘晓航对此评述说:"除了在上世纪40年代初,十万远征军的热血男儿,沿着抢修出来的滇缅公路,穿越滇西,深入缅甸,在伊洛瓦底江地区痛击日本侵略军,浴血南疆,写下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外。地处边疆、蛮荒的红土地从来没有聚集过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知识青年".

  关于当年"知青"一代人的命运和社会价值及影响等,几十年来一直不乏总结或探寻者,相信今后还会继续。笔者这里表达的是:作为"屯垦戌边"的承接者,知青们和他们的先行者一样,同样为边疆建设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作出了应有贡献,历史不会淡忘他们。一个兵团知青曾在回忆中这样写到:"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山野林,既要‘治坡’又要‘治窝’,劳动异常艰苦。白天上山垦荒,晚上还要参加‘义务劳动’。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精疲力竭,全身象散了架一样。再加上手上的血泡,脚上的脓疮就更够呛了。各种大会战,攻坚战,突击战……"是的,长达数年的垦荒植胶大会战,使当时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橡胶生产形势十分喜人。据资料,1970年全兵团橡胶定植面积3.54万亩,年末实有橡胶种植面积46.06万亩,年产干胶1943吨;1971年橡胶定植面积11.67万亩,年末实有橡胶种植面积56.28万亩,年产干胶3603吨;1972橡胶定植面积6.33万亩,年末实有橡胶面积60.01万亩,年产干胶5444吨;1973年橡胶定植面积873万亩,年末实有橡胶种植面积66.44万亩,年产干胶6616吨……当然,今天仅云南农垦的橡胶干胶片的年产量早已上10万吨以上了,但,谁又能否认过去所奠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基础,推动着现今边疆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这一事实呢。仍以云南农垦为例,经历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建成了祖国最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和云南优质茶叶、咖啡、蔗糖、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发展成为一个集农、工、商、贸、建、旅游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现有总人口30万人,在职员工8.9万人,拥有土地总面积320万亩。其中橡胶209万亩,投产近112万亩,茶园6万亩,果园近10万亩。农垦产业在历史征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一代代农垦人沐浴着"屯垦戌边"之风不断开创着新业。更可贵的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乐于奉献、顾全大局"的垦荒精神,在新时期得到了发扬和光大,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不断涌现:依波、蒋文兰、李光琴、姜学珍、洪春华、张秀云、……这些荣获省劳模、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割胶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职工,就是云南边疆新一代建设者进行"二次创业"的杰出代表。历尽风雨的郁郁苍苍的橡胶树,还将在新的征程中焕发盎然生机!

  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校校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