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即将丢失而不可磨灭的实验教学历史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7-05-27

 psb.jpg

一段即将丢失而不可磨灭的实验教学历史

 
(姜法治  青岛科技大学 离退休处,山东 青岛 266042)
 
在我校橡胶工程实验教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段不长的“上机证”考核制教学模式。这段实验教学模式,诞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毕业设计及论文由模拟题目走向以科研和生产实际课题,进行毕业环节教学过程的成熟期。
 
这段教学时间不长,现在知道的人也不多,几乎要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掉。因为,没有留下任何的实物和文字资料,就要成为一段将要丢失的教学历史。但是,在橡胶工程乃至于橡塑工程实验教学史上,确是一段不可磨灭的教学实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伴随着毕业论文实验的要求,学生必须要在论文实验过程中获取大量数据,实验操作量大大增加,但是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十分薄弱,工艺实验教师巡视范围大,很难同时顾及同时进行的试验的每个现场,尤其发生了几期试验事故后,引起了一线教学人员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课应会能力的训练,使之掌握应有的基本技能和必须的安全意识培训。
目标有了,怎么加强,又如何考核呢?
 
在此节点,处于最一线,负责教授炼胶工艺试验的姜爱民老师,首先提出,一定要使学生的炼胶工艺应知应会技术熟练,并必须达到要求的训练措施,经实验室主任张殿荣老师根据这一提议,与各个实验的授课老师达成一致,确立了各项试验必须掌握应知应会要求,能够熟练进行操作的考核机制——“上机证考核制”实验教学法。并且规定,实验课期间,没有获得上机证的学生,必须在课余时间补习通过考核。否则,毕业论文实验过程,不能独立上机操作。
 
这项措施,以应知应会为载体,以使学生掌握熟练地实验技术为目的,以上机证考核为机制,建立了一整套实验教学模式。虽然,因为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考核机制不再实施,但是,实验教学的授课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其教学效果影响深远。以致十几年后,还有用人单位的技术部门录用我校毕业生上岗前,依然要求出示“上机证”。因没有上机证,坚决要求学生回校补习考核的实例事件。
 
这项教学措施,虽然连当事人也回忆不出起始年代,也非常惋惜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和实物资料。但是,她起到了垫基石般的作用,在橡胶工程实验教学,乃至在我校实验教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姜老师:如能博得校友的喜欢,回赠实物,那先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