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业兼并重组为何成不了气候
日前,《“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正式出台。在这个指导性文件中,轮胎被列为该省化解过剩产能的八大产业之一。
然而,轮胎世界网发现,关于轮胎产能的削减和化解路径,这个文件中并没有出现“兼并重组”这样的表述。
为什么?
缺少兼并重组条件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判断,随着国内轮胎业产能过剩,竞争日趋激烈,这个行业会出现大规模的兼并重组。
山东是轮胎生产大省。如果行业兼并重组现象增多,该省轮胎企业肯定是首当其冲。
那么,为何这么重要的“去产能”手段,却没有被山东省列入发展规划中?
有知情人士向轮胎世界网透露,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复杂。
据悉,一个过剩行业“去产能”时,“兼并重组”往往是首选方式。因为它既能充分利用原有产能,又不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员下岗和企业动荡。
山东省的行业管理者在做规划时,当然不可能想不到这个路径。
然而,针对省内轮胎企业进行详细调研后,他们发现,要在这些轮胎企业间实现兼并重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
一方面,当地过剩的轮胎产能大多数是低端产能,没有收购者愿意收购这样的“垃圾产能”。而真正优质的产能并不需要消减。
另一方面,这些轮胎企业间的资产和担保关系十分复杂。收购一家企业,背后往往连带着一长串相关资产和担保关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这种背景下,轮胎企业之间显然缺少并购重组的先决条件。
于是,山东省在制定轮胎“去产能”规划时,不得不放弃“兼并重组”这个最便捷的路径。
行业并购案“无奈”居多
那么,从中国整个轮胎行业来说,有实现大规模兼并重组的可能性吗?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从2014年至今,国内轮胎业共发生过5起较大的行业并购案(见下表)。
2014-2015年中国轮胎企业兼并重组情况表 (单位:万条)
兼并合作企业名称 |
2014年产量 | 2015年产量 | ||
全钢胎 | 半钢胎 | 全钢胎 | 半钢胎 | |
双钱集团与新疆昆仑合作 | 645 | 626 | ||
赛轮与金宇、和平合作 | 627 | 2274 | 358 | 1897 |
双星与恒宇合作 | 468 | 864 | 473 | 883 |
恒丰与沃森合作 | 220 | 1157 | 355 | 1395 |
固铂(昆山)与青岛格瑞达合作 | 430 | 15 | 430 |
制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
轮胎世界网了解到,除了表中所列,还有德瑞宝被双星“租赁”案。
从中不难发现,在这些并购案中,有一半实际上属于“无奈”重组,即有一方是面临资金问题时不得不被收购。
而且,几起并购案都发生在轮胎业的集聚地——山东省东营地区。
一是2015年,德瑞宝轮胎因资金链断裂破产。
当年6月,青岛双星与德瑞宝签署“租赁”协议,进驻德瑞宝,后者固定资产及轮胎品牌皆归双星名下。
二是今年1月下旬,青岛双星与山东恒宇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组建青岛星恒轮胎有限公司。
三是去年年底,山东恒丰轮胎收购沃森橡胶有限公司股权。
据分析,由于这些收购很可能是当地政府主导,所以其未来前景并不确定。
或将有更多企业破产
相比之下,双钱收购新疆昆仑,赛轮收购山东金宇及沈阳和平,被看作更符合企业间兼并重组的正常逻辑。
“大企业兼并时盯上的,往往是那些生产能力强、设备先进的企业。所以,即使想成为被收购者,也应该先把自己做大做强。”一位业内人士说。
固铂收购青岛格瑞达,或许就是看中了其背后的大集团投资背景,以及规范的生产管理。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从行业发展形势来看,中国轮胎业的兼并整合都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目前,中国通过CCC安全产品认证的轮胎生产企业,有300家左右,而全部轮胎企业加起来,至少有500家。
这样的格局,使得此行业完全处入“战国时代”。没有品牌优势的国内轮胎企业,只能依赖“价格战”竞争,既缺少抗风险能力,更别提长远发展。
比照其他国家只有几家轮胎企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轮胎企业被陆续淘汰。
既然大多数不能走兼并重组之路,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只有一个:破产。(轮胎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