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西安城郊的一处工厂内,炼胶师祁向礼开始对炼好的橡胶像揉面一样进行挤压。祁向礼炼的这种橡胶延伸率高达600%,能达到航天级橡胶的材质要求。反复挤压是为了让橡胶里的配方充分融合,制作完成的隔震支座能做到与建筑同寿命,没有发生地震不用更换,而橡胶配方正是航天人的得意之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固体火箭发动机首席专家 尤军峰 :运载火箭或者导弹一放十年二十年,不能老化,硬了不行、性能变了也不行。
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与火箭的柔性喷管很接近,要有足够的支撑力扛起上面的建筑,而在抗拉力上,要具备弹性又不至于被拉断。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把同样厚度的橡胶片一张张地称重,每片的厚度在3毫米,厚一点或薄一点都不行,一个隔震支座里面由35道特种钢板和橡胶片黏结在一起。正是橡胶与钢板的完美黏结才让隔震支座支撑起上面的建筑,这样的黏结技术同样来自于航天。
目前,隔震技术在我国被逐渐重视起来,云南、新疆、甘肃等地已经对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采取强制性措施,要求这些建筑必须采用隔震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从中看到了商机,2016年,他们找到了陕西的一家工厂,共同合作生产这种隔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