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橡胶工业即以提升产品质量为契机,整体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当时,不仅工厂机器设备、厂房遭到战争破坏,更严峻的是缺乏技术力量,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熟练工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胶鞋鞋底易断裂,雨衣常常发生粘连,被市场上戏谑为“多情雨衣”、“礼拜鞋”,轮胎则被称为“裂口轮胎”。人民政府和工厂管理者,紧紧依靠工人群众和少得可怜的技术人员,从配方、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上入手,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并总结出工人自找自查、互找互查和专门检查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办法。同时,加强人才培训,自力更生搞科研,最具代表性的是,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航空轮胎及军工橡胶配件,不仅较好地满足了保家卫国的需要,而且奠定了国防橡胶工业的基矗
计划经济体制下,三线建设、历年老厂改扩建,都是优先采用当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力求生产规模合理。由老厂援建的东风轮胎、河南轮胎、银川橡胶、贵州轮胎等轮胎厂,宜昌中南等胶带胶管厂以及益阳、桂林橡机厂等,技术设备源於老厂、高於老厂,生产能力也是当时屈指可数的,而且科研和原材料生产同时上马,配套发展。
全国橡胶工业科研、教育体系和生产建设技术管理系统日臻完善,形成了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主管部门、 研究院所和企业三结合的科研攻关机制,靠集体智慧,提高全行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生产建设管理水平。据当年的统计,轮胎平均行驶里程,“一五”后期即由1万公里提升到近5万公里,到七十年代初即达7-9万公里。
改革开放,橡胶工业的第一要务是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全行业建立起厂院结合的研发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机制,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更新换代速度。
斜交胎优质轻量、优化结构设计和提高行驶速度“三项改造”,以及配套的骨架材料尼龙化、硫化“以机代罐”等具体技术措施实施,速度快、效果好,涌现出桦林、黄海、双钱、回力和东风等“十万公里(一次行驶里程)、百万套(单厂年产能)”大厂。靠自主研发,靠跨部门、跨行业集体攻关,河南轮胎厂在1977年试制出第一条大型无内胎工程斜交胎之后,1987年正式生产出36:00-51巨型工程轮胎,从而结束了工程巨胎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胶鞋行业以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中高档产品为主的技改获得成功,改变了市场上几乎是清一色解放鞋的旧貌。“七五”之初,以子午线轮胎、高强力及难燃输送带以及为汽车、电子家电和工程建设配套的橡胶制品等为主、旨在产品升级换代的技术改造,即全面展开。
子午线轮胎研发,起始於1958年前后,但由於国外技术封锁而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创造的条件,成套技术装备的引进,一下子使国内外技术差距缩短了几十年;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技术,则更加符合国情,使高端技术易於推广应用和普及,从而使中国轮胎发生质的变化,高速发展的是更新换代产品,国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1982年,真正工业化的正泰回力牌第一条国产轿车子午胎下线;
1985年,中国轮胎生产统计,第一次出现子午线轮胎;
1990年则有8家企业生产子午胎,总产量118万条,时年全国轮胎总产量为2867万条;
2000年,轮胎总产量达到1亿条,而子午胎为2951万条,子午化率接近30%。 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巨大的轮胎等橡胶产品潜在市场日益显现,加之国家对外资政策吸引,国际大品牌大举进入中国,纷纷建厂扩产。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经济日报社,联手推出以十大轮胎为首的百家民族品牌,着力品牌培育,倡导自主创新,并向市场推介自行开发的新产品,以促进民族橡胶工业振奋精神,重振雄风。
2008年,全国子午胎总量超过2.6亿条,子午化率为75%。
其中,双钱、朝阳、三角、玲珑、风神、前进、万力、双星、赛轮以及成山等“中国名牌”载重子午胎市场份额占到50%以上,协会推荐的万力、好运、三角、玲珑、海大和BCT牌六大轿车子午胎民族品牌也占到四分之一。中国拥有了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杭州中策、三角集团和玲珑集团等大轮胎公司,世界轮胎75强中,中国就占有11席。双钱等载重子午胎技术、万力等乘用子午胎技术、三角集团和天津赛象联合研发的巨型工程子午胎技术与装备,大都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输送带、V带等其它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原材料和设备更新,产品大都升级换代。象以钢丝绳和尼龙、聚酯为骨架材料的高强力输送带,占到总产量的80%;同时发展了难燃带、管状带等不同用途的新产品,满足了矿山、港口等特殊输送条件的不同需求。国防橡胶制品则较好地满足了国防工业日新月异的需求。
为橡胶产品配套的原材料,生产技术、装备和产品大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炭黑行业实行大炉型、湿法造粒和尾气发电工艺,质量提高,品种增加,油耗由3.2吨以上降到1.8吨以下,节能降耗,从源头上消除黑色污染;
助剂行业提倡绿色产品、清洁生产,以自主创新的技术和工艺,生产的绿色环保防老剂产量占到87%,促进剂也超过一半,既减少了生产过程、使用过程的污染,也减轻了社会环境治理的负担;
骨架材料基本实现了更新换代,尼龙、聚酯帘帆布和钢丝帘线取代了棉帘帆布,新型钢丝绳、胎圈钢丝等能较好地满足橡胶新产品的性能需求。
以再生胶改进工艺设备、扩大生产和深化后加工为主,加之硫化胶粉和轮胎翻新,废旧橡胶资源70—80%得以综合利用;
全行业注重清洁生产、节能降耗,都在致力于保护环境,实施循环经济。
自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科技成果奖励以来,橡胶行业获国家级、部级奖励项目已达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近20项。
见证中国橡胶工业技术进步历程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4-12-21
上一篇:聚硫橡胶的知识介绍、历史与生产
下一篇:海南农垦橡胶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