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清江展示他的劳模证书和奖章。
明天就是五一了,上周四本报发起“我家有劳模”活动,请劳模展示奖章、照片,分享光荣故事,短短一星期,在读者、微友们的热荐下,本报连续报道了多位劳模的事迹。五一期间本报及本报微信还将推出专题展示。读者们点赞,活动很有意义,展现劳模风采,更是一种榜样力量。今天,让我们跟着原厦门橡胶厂的一位老员工,一起回忆那年代吃苦耐劳的精神。
1939年出生的骆清江,18岁就进入原厦门橡胶厂当炼胶工,成为第一批工人,直到1981年被升为调度员。
“当时炼胶工真的很不容易,首先是三班倒,按星期轮流。”骆清江说,从晚上12点到早上7点的班,冬天晚上很冷,他10点多就得从住家轮渡附近走到后江埭那里的原厂址。骆清江的工友沈学平告诉记者,可以说炼胶车间是最苦最脏的车间,整天和橡胶碳黑打交道,每次工作完,就变成“黑人”,只剩牙齿是白的。而且较重的橡胶还得搬上搬下。
1985年,骆清江又被升为炼胶车间的副主任。由于在车间呆的时间比较久,那时候,骆清江发现有关制度不多,便想到用制度规范管理,从生产管理、奖励处罚等方面完善。多年的付出和突出的管理,他被评为1987年度市劳动模范。
值得一提的是,骆清江爱看书,喜欢写文章,那时,工厂鼓励车间搞宣传。骆清江说,“印象中还是看了日报的一个栏目得到了启发,我们便想到开一个‘小评论’的宣传栏,将好人好事等事迹写下来贴上去呢。”文/图本报记者吴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