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精神 争建时代新功|虞海浓:从“割胶小白”到全国割胶状元 为橡胶高产稳产把好第一道关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8-04

【编者按】海南农垦的创业史是一部光辉灿烂、催人奋进的历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将陆续推出《传承优良精神 争建时代新功》系列报道,重温海南农垦70年的垦荒创业史和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百年发展史,回顾农垦人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筑起农垦创业丰碑的峥嵘历程和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貌。

 

 

讲述人:虞海浓

 

 

每次上林段割完胶,看到胶水沿着割线一滴滴地滴进胶杯,把装满胶水的胶杯一杯杯倒进胶桶时,一股收获的喜悦感就会涌上心头。正是这种强大的荣誉感支撑着我坚持了下来,使我不放弃、不后悔。

 

 

我叫虞海浓,1980年12月出生于海南省屯昌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七个兄弟,我排行老四。2000年,我来到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钗农场十九队,开启了我的割胶事业,到现在已有16年的时间。

 


 

虞海浓正在讲解割胶技巧。受访者供图

 

 

高考不幸落榜 投身祖国橡胶事业

 

 

在我八岁时,我的母亲因患乳腺癌不幸去世,留下了我父亲和我们兄弟7人。我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到大,我们都受到父亲的影响,他时常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骨气,要学会感恩。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人撑起了全家。为了帮他减轻负担,我学会了做饭,还学会了下地插秧。由于从小家庭条件不好,七兄弟当中只有我和大哥读完高中。然而,在我高考那年,因为意外,我受伤住院,影响了复习,导致高考落榜。

 

 

这令我十分沮丧。但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很快振作了起来。2000年2月底,在表哥的介绍下,我来到了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钗农场十九队(现址为海南天然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加钗分公司)。当时,一看到我长得瘦小,十九队队长本不想让我留下来,可我向队长保证自己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最后终于得以留下。

 

 

2000年3月1日,早晨六点,连队的钟声“呯呯呯”响起,只听到队长大声喊道:“新胶工开始割胶前培训了!”我一听,瞬间就清醒了,匆匆忙忙吃完早饭,便赶到连队里面的槟榔地里。我仍清晰地记得,当时共有20个新胶工参加培训,连队辅导员给我们新胶工每个人发了一个小桶,一套刀石,三把胶刀。

 

 

“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要认真听辅导员指导,成绩合格后才能上岗。”队长告诉我们,这位辅导员名叫做梁南才,曾是县里的割胶状元。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将来也成为一名和他一样的割胶状元。

 

 

学习割胶的第一天,我的手被磨破了,还被胶刀割了一道深深的口,但我依然坚持参加训练。磨刀培训、树桩练习,我不断学习关于割胶技术和磨刀技术的技巧。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我不仅收获了技术,还结识了许多队友,大家的关心让我倍感温暖。

 

 

2000年4月5日,我们迎来了新胶工的考试。经过半天的激烈考核,我的成绩在20名新胶工中排名第十,正式成为了农垦的一分子。

 


 

虞海浓正在讲解割胶技巧。受访者供图

 

 

从“割胶小白”到全国割胶状元

 

 

加钗十九队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割胶生产单位,山高坡陡,且山蚂蟥特别多,很多树位都没有路。我总共分到三片树位,每片树位大约有300株橡胶,其中有二片树位比较远,离连队有2公里左右。当时按照要求,我们4月20日要开割,开割前必要施完化肥,开好割线,挂好胶杯,钉好胶舌。

 

 

“呯呯呯……”2000年4月20日的凌晨一点钟,我从睡梦中惊醒,听到辅导员大声地喊着:“同志们,起床割胶啦!”这才想起,今天是橡胶开割的第一天。我起床后草草洗漱了一番,与胶工们一同奔向自己的树位。当时我身上挂着电池,头顶装着胶灯,背上胶篓,肩上挑着胶桶,手拿专门磨好的三角形状割胶刀;为防止踩到有毒的虫子或者毒蛇,我穿了长筒靴。

 

 

凌晨的农场显得特别静谧,树梢上繁星点点,月亮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眼前的山路一片漆黑,我打开戴在头上的胶灯,将5米开外的路照得通亮,独自一人向山林深处走去。

 

 

走了大约四十分钟,我终于走到了我负责的树位旁。真正开始割胶时,我却发现一切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割起胶来手不是轻了就是重了,割下来的树皮一块厚一块薄,割出的割面不是深就是浅,一不留神就割伤了胶树。我重新沉下心来,一边撕下前一天凝固在切口上的干胶,一边举刀切割树皮;一边固定胶舌,一边放置胶碗,全神贯注地割好每一刀,生怕出现溜刀伤及形成层的情况。天色越来越亮,我终于割完了整个树位。

 

 

然而,当胶工们把胶水运到胶站过秤时,我发现我的胶水仅有8公斤,在全队排名倒数第一。但我没有放弃,我常常跑到技术较好的老胶工的树位里,仔细观察并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如何割胶才能把技术提高获得最高的产量;有时候也会带着胶刀和磨刀石跑到辅导员的家中向他请教磨刀技能。就这样,我的技术等级由原来的等外慢慢升到了二级,产胶量也由原来的每天几公斤提升到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

 


 

虞海浓正在讲解割胶技巧。受访者供图

 

 

随着农场制度的改革,我负责的橡胶树变多了,任务也更重了。为了树位的高产稳产,我常常在自家门前绑上树桩,利用工作之余加强练习,仔细琢磨割胶技能;橡胶开割后,我认真把握“管、养、割”的橡胶基本管理理念,使割面、割线平滑整齐,很少有伤树和超耗皮的情况出现,割出来的胶水也比别人多了。

 

 

我的割胶技术逐渐成为一级水平,干胶年产量达6吨,顺利完成农场下达的任务,我的收入也随之翻了两三倍。不仅如此,我的岗位还一直被评为农场示范岗。

 

 

2012年4月,全国第三届割胶工技能大赛决赛在广东省茂名市举行。全国共有13.7万多名选手参加了基层初赛,230多名选手参加了省(垦区)级选拔,最终有6个代表队、36名优胜选手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全国决赛,而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在决赛中,我击败了对手,将全国第三届割胶工技能状元揽入怀中。“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海南橡胶、属于海南橡胶加钗分公司!”站在颁奖台的那一刻,我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做好“传帮带” 再圆大学梦

 

 

2012年6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我的队员们继续奋战在割胶一线。同时,我也帮助更多农户,教予他们割胶和磨刀的规范技巧;每年主动参加公司组织的下乡技术指导活动,为分公司培训胶工4万多人次;每年深入周边农村义务辅导胶农100户以上,手把手地帮助周边胶农提高割胶技术和胶树管养水平,帮助周边农民脱贫致富,联络企乡、村队关系等等。

 


 

虞海浓正在割胶。受访者供图

 

 

2015年5月,我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6年7月,我获得“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这让我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激励我坚持做好“传帮带”,将自己在探索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方法、技术传授给更多的胶工与胶农,使劳动精神代代相传。

 

 

2017年3月,作为劳模的我有幸进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习,也让我圆了我的“大学梦”。一路走来,我深受许多党员前辈的影响,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助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为我国橡胶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