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轮胎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废旧轮胎的产生大国。加快推进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于缓解我国橡胶资源短缺局面,促进橡胶工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一个以废旧轮胎为主要生产原料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已初具规模,废旧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产业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行业发展成果显着
面对国际和国内复杂的市场环境,轮胎行业企业通过抓质量、促管理、创品牌,及时调整结构,实现了行业的稳步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轮胎翻新量约为1400万条,再生橡胶产量约280万吨,橡胶粉产量约为25万吨,热裂解5万吨,比上年均有所增长。
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朱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面对国际和国内复杂的市场环境,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行业企业通过抓质量、促管理、创品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经营方针,实现了行业的稳步发展。
朱军介绍说,从生产规模上看,截至2010年底,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行业的生产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家,一个以废旧轮胎为主要生产原料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旧轮胎翻新、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橡胶粉及热解的完整产业链。
从产业布局上看,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各省区市都有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的生产企业;所加工的翻新轮胎产品已逐步被社会认可并得到广泛使用,用废轮胎生产的再生橡胶、橡胶粉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第三橡胶资源。
从生产技术上看,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设备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而且大多数产品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轮胎翻新已经由热翻斜交胎为主变为以预硫化法冷翻子午胎为主;再生橡胶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其环保达标生产探索了新路子;常温精细橡胶粉生产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降温负压催化热解技术的应用,开创了将废橡胶材料“吃干榨尽”的新方法。
从产品种类上看,我国轮胎翻新企业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翻新汽车轮胎,扩展到翻新矿山工程轮胎和航空飞机轮胎;再生橡胶产品也在向多品种方向发展;橡胶粉也在向直接利用和应用于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方面拓展。
此外,我国轮胎翻新企业的环保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大型再生橡胶生产企业基本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丝、废纤维的有效利用,实现了废渣零排放;对生产用水进行循环利用;对生产中的尾气,通过生物法、化学法、循环法等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
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废旧轮胎循环利用这一朝阳产业正在以其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环保和节能增效等诸多优势,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0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并正式发布了《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已经成为橡胶资源消费大国。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年均橡胶消耗量占世界橡胶消耗总量的30%。轮胎是我国最主要的橡胶制品。
目前,在汽车产业的带动下,一方面新轮胎的市场规模还在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废旧轮胎也在源源不断地产生。2009年,我国产生废轮胎2.33亿条,重量约合860万吨,折合橡胶资源约300多万吨,若能全部回收再利用,相当于我国5年的天然橡胶产量。
朱军分析说,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已经出台了多个文件,从政策层面为废旧轮胎的翻新与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更是为废旧轮胎翻修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提出了法律保障。
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角度看,国内橡胶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仍然有比较大的缺口,目前我国橡胶工业每年所需70%以上的天然橡胶、40%以上的合成橡胶都需要进口。
而发展废旧轮胎翻修和循环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同时还可以降低废旧轮胎
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废轮胎“热裂解”技术,可将废轮胎分解成45%的燃料油、35%的炭黑、10%的钢丝和10%的可燃性气体。
从产业发展水平看,2009年,我国旧轮胎翻新产量仅为1300万条,翻新率不足5%,而发达国家轮胎翻新比率在45%以上;再生橡胶产量约270万吨,橡胶粉产量约20万吨。这说明,我国废旧轮胎的翻新率、回收率和利用率都具备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此外,在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等理念的倡导下,人们对于废旧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的认知度逐渐提高,对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产品的认可度也在提高,这为这一产业更大规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基础。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废旧轮胎循环利用这一朝阳产业正在以其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环保和节能增效等诸多优势,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朱军介绍说。
记者还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不少地区已经纷纷建成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依托废旧轮胎等资源的翻修和循环利用,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着力突破发展瓶颈
当前,要加快废旧轮胎回收体系建设,规范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市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根据《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旧轮胎翻新水平有较大提高,其中载重轮胎翻新率提高到25%,巨型工程轮胎翻新率提高到30%,轿车轮胎翻新实现零的突破;废轮胎资源加工环保达标率达到80%。稳定发展再生橡胶产品,年产量达到300万吨;橡胶粉年产量达到100万吨;热解达到12万吨;并重点培育10家左右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知名企业。
朱军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本行业在2015年应该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这一目标,在部分领域甚至会实现更大的突破。
“不过,整个行业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废旧轮胎的回收体系还不太健全,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科技人才比较匮乏等。”朱军表示。
朱军建议,当前,我国应该加快回收体系的建设,确保废轮胎回收后能够进入正规加工处理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使轮胎翻新市场将更加规范,使废旧轮胎资源得到充分再利用,避免废旧轮胎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朱军告诉记者,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已经将编制的“汽车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和“废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两个产业政策上报有关部门,协会还计划进行5项行业标准的相关起草。目前协会除了提出完善回收利用体系的政策措施外,还将着重从企业规模、是否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等方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此外,朱军还建议,应该加快在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行业建立轮胎翻新、再生橡胶、橡胶粉及热裂解等四方面的“国家级研发中心”,加快推动行业的科技研发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全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得到提升,促进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