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乳增稠剂介绍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6-12-21

     增稠剂凡能增加胶乳粘度,改进其工艺性能的物质,均叫做增稠剂。这类物质多用于厚壁浸渍制品和织物的涂胶。为了防止配合剂沉降和胶乳渗透力过强,有时也加增稠剂入配合胶乳。一般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将使制品吸水性增加,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如需粘度较高的胶乳时,应首先考虑使用高浓度胶乳,然后再考虑使用增稠剂。增稠剂都是具有高粘度的亲水胶体,一般配成1%~5%的水溶液使用。不同的增稠剂有不同的增稠作用机制。

 
    ① 液相增稠—即增稠剂进入水相,增加水相的粘度,从而提高胶乳的粘度或增稠剂被吸附在橡胶 粒子的表面,使粒子体积增大,且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增强,而使胶乳的粘度增高。动物性增稠和植物 性增稠剂一般具有这种作用。
 
    ② 形成结构网增稠—即增稠剂在水中膨润性大,吸附力很强,致使增稠剂互相吸附,形成一结构 网,抱合大量的水分和其它粒子,使“自由水”减少,粘度增大。皂土之类的矿物性增稠剂具有这种作用。
 
    ③ 胶粒“水化膜”部分脱水增稠—增稠剂使橡胶粒子外部水合层部分缩水,而使胶粒互相吸引,有 效直径增大,体系粘度增加。某些合成类增稠剂起着这种增稠作用。在胶乳工业中要使用增稠而又需要流动性好的配合胶乳时,一般采用动物性增稠和植物性增稠剂为 宜,因矿物性增稠剂和合成类增稠剂都会使胶乳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膏化,如无循环装置,将对成型工艺带来不利的影响。
 
    1、甲基纤维素:也称纤维素醚,结构式:灰白色纤维状粉末,无臭、无味,溶于冷水,但不溶于热水,热至190℃~200℃时,呈棕色,225℃~230℃焦化。可用作天然、合成胶乳的增稠剂。其分子量不同,水溶液的粘度亦不同,一般开成 5%~10%的水溶液使用。粘度低者宜用于天然胶乳,粘度高者宜用于合成胶乳。一般用量为胶乳重量的0。25%~2。5%,能有效地提高胶乳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但热稳定性差,升温时易引起胶乳胶凝。与甲基纤维素功用相似者,还有羧甲基纤维素。它为阴离子型的水溶性白色粉末,增稠效果比甲基纤维素显著。能提高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但因分子中含有羧基,所以对多价阳离子很敏感,使胶乳 化学稳定性降低。
 
    2、聚丙烯酸钠:该品为白色至琥珀色凝胶。稍有气味,水溶液呈碱性。可用作天然、合成胶乳增稠剂,对天然胶乳效果更好。它增稠作用虽大,但不会因其用量增加而粘度发生剧增,故较易控制。对胶乳还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一般配成水溶液并与少量胶乳调成糊后,再加入胶乳。亦可作分散颜料用的防沉降剂。它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受水解而降解。
 
    3、皂土:也称膨润土,天然产物。主要成分为Al2O3?4SiO2?H2O。黄白色至灰黑色固体。在水中溶 胀性很大,能达原体积 10 倍以上。使用时加入7~15倍的水调成糊状。加少量的氨或其他碱类可增加粘度。在制造胶乳海绵时也用作硅氟化物的分散剂和稳定剂。在胶乳用粉状配合剂水分散体中亦常加入少量皂土以减缓分散体沉淀和粘结。
 
    4、硅酸钠:商品名水玻璃。化学式为:xNa 2O?ySiO2。无色、青绿色或棕色的固体或粘稠液体。难溶于冷水。可用作天然胶乳稳定剂和增稠剂。虽然碱/硅酸根比率差异范围很大的硅酸钠都可利用,但发现在胶乳工艺中应使用比率约 1:2。4的硅酸盐。碱性高的硅酸盐有引起胶乳凝固的倾向。对刮胶之类的工艺来说,宜制备粘度极高的配合胶乳。在控制条件下使在胶乳中形成硅凝胶,便可产生最适于刮胶操作的浓稠糊浆。当然,这种凝胶必须是胶乳尚在碱性或中性状态时形成。将硼酸或油 酸铵加入胶乳与硅酸盐的混合物中即成。也可将铵盐加入胶乳与硅酸盐组成的混合物,生成硅凝胶。
 
    5、藻酸钠:该品为乳白色颗粒状粉末。无臭、无毒。溶于水,不溶于醇、氯仿和醚,除作增稠剂外,还可作膏化剂、脱模剂。用于橡胶、胶乳配合,树脂乳化及粘合。一般用量为胶乳的0。5 %~2。0%。在氧化锌存在的情况下,适宜用此药品作增稠剂。但加有此增稠剂的胶乳,不宜长期存放,以免产生膏化现象。此外,使用时应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免与本品产生沉淀。
 
    6、硅酸镁铝:天然产物,主要成分MgAl2(SiO2)2?2H2O。该品为乳白色粉末,无臭、无毒,相对密度2。36。为胶乳用增稠剂,又可作抗蹼剂配成水胶体后加入胶乳。